本人在校期间,学习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知识,苦练技能,提升专业水平,参加学院竞赛集训队,代表学院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大型赛事,并获得良好名次:
在2012年5月第二届成都市青年技能竞赛(亚军);
在2012年9月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预赛(第三名);
在2012年11月第七届穗港澳蓉四地青年技能竞赛(冠军)。
通过各类大型赛事的磨砺,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自我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工作后,长期从事自动化电气设备相关方面的工作,练就了自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对生产设备的各个零部件掌握透彻,熟悉生产设备的每一个运行流程。在平时工作中,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即可做到对设备状态的判断,分辨出设备是否存在各种异常情况。每当出现异常故障时,总能第一时间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解决处理。
在保证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时刻思考优化、改善。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带领着同事长期进行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一系列对生产设备的各类改进、优化,并对改善计划进行验证、实施。通过一次次的专项工作,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稼动率及产品的良率。
1、层压机破空装置:生产线层压机设备因原有设计差异,传输采用高温布运输的方式,设备腔室处于真空环境中。设备运行时,运输高温布与设备加热板吸附,产生极大的阻力,导致传输时高温布破损、断裂。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平均每一周都会出现一次因高温布断裂引起的设备故障停机。每次故障会导致4-8片的产品异常,设备维修、维护均需要6小时以上的维修时间,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在5月底,针对异常设备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层压机的破空装置,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未发生过一次因高温布断裂引起的设备故障停机及产品不良。通过此次优化,成功解决了传输布断裂的故障,避免了设备故障造成的备件损失,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相比以前每月产能提升1%以上;
2、生产线在正常运行时,经常伴有不良产品的出现,其不良的原因也来自工厂的各个方面。目前的产品在工厂生产过程中,会经过几十道工艺的加工,在自动化、无人运输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外界异物侵入到产品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自行设计、制造了异物清扫装置,对外界异物进行清洁。通过以高流速气体为主动能,其中高效过滤装置保证了主气体的洁净度,等离子发生器可以降低异物的附着力,后端带有强效集尘机构,将清洁出的异物统一收集,可有效防止异物的二次污染。通过合理设计,将此装置小型化、易装配化,可以很好的与目前生产线兼容,在不需要改动现有产线的同时,做到功能增加。通过此次改善,生产线异物的不良比例,从改善之前的0.07%降低到0.02%。同时主导开展了多项优化、改善,生产线的不良、异常产品大量减少,每年产线产品良率提升0.8%以上;
3、在生产新型产品的项目中,因为产线生产的为常规产品,在面临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时,生产线的设备无法完全兼容新型产品,此时就需要针对存在差异化的工艺进行支线的设计。比如,在生产彩色发电玻璃期间,自行主导设计、制作了胶膜裁切台、合片敷设台、产品周转车等工作台,帮助生产人员方便、高效的进行工艺加工。改进现有的生产设备,在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同时,将功率测试仪、层压机、高压测试仪器进行改动。直接节省生产设备采购费用。
运用自身机械、电气专业技术的功底,引入、建立国产化备品备件项目,在2019年度,国产化备品备件导入120项,50%设备备件已建立国内供应商渠道。在降低备品备件采购资金的同时,大幅度缩短交货周期,一些非紧急备件无需占用库存,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线的运营成本。
全年度未发生因备品备件不足倒致的24小时以上的停机事故。
自身专业技能得到了不断提升,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主要机械辅助制图软件的使用,了解各种机械、电气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各自动化设备的故障排除、检修。
在完成自身日常工作的同时,做好师带徒的工作,培养公司新入职的员工,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传授给新人,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让他们尽快的胜任工作岗位。其中有两人在经过1年的传、帮、带过程后,目前已完全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均已能够独当一面,已成为带班人员开始指导每日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