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会相继公布了“中原大工匠”、“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大工匠”、“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单,中国一拖陈浩然、郭迎春、李震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分别获得以上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荣誉背后的故事。
中原大工匠
陈浩然
陈浩然是能源分公司的一名焊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6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立足岗位学习,带头攻坚克难,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陈浩然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这三点:
01
做好劳模工作室带头人,注重成果运用。作为陈浩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以陈浩然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工作室联盟和网上联盟解决难题。对内,他为兄弟单位提供技术支援100余次,可计算的创收和降本价值高达662.2万元。对外,他与曹遂军劳模工作室积极互动,和中信重工进行了联盟工作交流,为企业焊接技能提升做出探索。
02
发挥焊接特长,跨单位攻坚克难。近年来,陈浩然带领10名工作室成员完成各种创新项目182项。此外,陈浩然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跨单位联合攻关。
03
承办技能大赛,积极带徒育人。陈浩然在中国一拖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陈浩然劳模工作室,组建了中国一拖焊工培训基地,先后承接了国机集团、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中国一拖等各级电焊工赛事。在陈浩然的悉心指导下,徒弟郭乐祥、沈远航、韦进强、李贺等分别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同时,陈浩然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洛阳市技师学院达成签约协议,形成校企合作关系,拓宽了企业焊工培训的渠道,两年来共有464人取得了各类特种作业资格证,解决了企业特殊工种人才培养难的问题。
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大工匠
郭迎春
郭迎春是福莱格公司工装工部工艺主管、高级工程师,她积极投身生产一线,迎难而上,多次独立出色完成重大产品开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获得各级创新成果79项,起草行业标准或规范121项,在行业内公认的复杂模具设计领域已有多项建树,在提升产品效率和质量方面成果斐然。
作为郭迎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她带领团队充分发挥集群效应,累计开展立项攻关482项,开展跨单位联合攻关29项,跨单位解决问题16项,立足岗位自主开发新产品30项。在省市联盟平台上,她带领团队积极学习、分享,目前郭迎春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布的部分课件浏览量超过了5800多次,技术论坛发布资料 232篇,在河南省页面上排到了第二名。
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
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李震勇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震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东方红新平台柴油机研发、现产品改进提升、基础研究以及产品试验开发等方面的攻关创新。面对国四切换,李震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东方红动力板块开展了全系列产品的技术升级,涵盖了6个现有平台产品以及5个全新平台产品的开发,最终全部产品均满足国家非道路国三和国四排放法规,在整机油耗、污染物排放和整机动力方面均有提升。
工作室的12名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工作方向,每年针对性的培育青年徒弟。近三年来,累计带徒31人次,制定一对一立项35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传授设计技巧,现场解决问题。成员和徒弟中7人获得了职称晋升,2人获得了研究生学历晋升。
工作室注重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进步,与国外先进咨询机构与国内高校建立合作,持续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促发展,为东方红柴油机的转型升级、振兴发展做好产品规划和技术支撑。